第249章 足两千户(1 / 2)

第249章 足两千户

“族长这么做,也是为了保证对新土地的控制力,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。”泽鱼提醒着冰甲。

挣脱了遮掩的泽鱼轻咳一声:“我知道了。但总是这么折腾,总归不是个事吧!总不能放下自己开垦多年土地不要,然后重新开荒吧?”

“你没听出来吗?这是专门给家中有成年庶子的政策。”泽鱼边上,辛螺压低声音与他们说,“庶子总是会成年,要分家,拆分之前将家田分一下,让他们迁徙到边疆能升爵,还能获得超过原来爵位等级的一大块土地免税,不好吗?”

“诶……还真是呢!”冰甲一听,也在理。

泽鱼也微微颔首,土地终归是有限的,次子、庶子这些可以分家出去的,用这种激励方式作为引导,还是能减轻有辛氏强制迁徙移民的消耗。

“好了,相关的文件,之后我会安排下去,诸位若是想要东迁昌平县治下,一样的。

哦对,沙泽乡邑现在还没开始梳理河道,若是诸姒也准备落在昌平县治下,也按照减半原则,进行同等倍率的迁徙。

最后,我会行文各地,正式宣布有辛氏的基层治理框架为县——乡——村三级。

县及其附郭土地,由县直接管辖,其他部分,则转为乡管理。

乡的官职,后续会由各县衙门直接委任,按照规矩,爵位到了大夫的,一旦有了任命,只要不是身体残疾和突发疾病,就不能推诿县、乡两级的任免。

而村长这个位置,由县选任本村爵位最高直接代理,五年一届,也可以由本村之人在县里的衙门吏员监督下,进行投选。

毕竟有辛氏,归根究底还是投选部落,我们的传统不能丢。”

辛屈信誓旦旦,众人更多是无所谓姿态。

因为投选的对象自然不是归化和奴隶,而是庶人以上的有爵者。

归根结底,这还是有产地主普选制度。

先进了那么一点,但也只是一点,目的是为了减少行政框架的资源消耗。

“另外,村一级的村长之类升任之后,衙门不会给补贴,族里唯一的补贴是,再减一成税,以兹鼓励。”

“族长英明!”这一下,终于有人笑了起来。

这是好事啊!

谁家爵位高,谁家地多,谁就混上村长的位置,那减一成税,可以说是泼天富贵。

辛屈要的就是这一点,基层最好是稳定,但想要一直安稳当村长,就得给县里上税,上税额度给不到,那就不用继续混了,换人吧。

本质上,这玩意儿也是一套压迫体系,手中没有足够的权利,那之前得罪的那些人,要是上位了,会怎炮制你?下场可以完全可以预见!

总之,相关的变化开始运转,辛屈则趁着现在有空,抓紧调整兵力配置,以及迁移人口。

青龙二营和三营东迁。

二营放在小汤山,三营前往小淀泽。这就带走了一千六百人口。

然后缙云氏的头头,也被辛屈吸纳,一部分挪到泽氏的白羊沟,一部分挪到朱雀营。

这又去了四百多人。

两个加一块,走了两千多人,留给他还有将近四千人。

辛屈是没想到的,各家手头居然有这么多的人力。

他原本底线是只留下四千,结果干掉了子姓之后,顺道接收了缙云氏残部和勺山、子不一些女人。

但还有一些危险的信号还是来了。

“嗯……姬姓长辛氏的残部,在负责打造土木堡的时候,忽悠来了苒族七百人投靠……”

辛屈脸颊抽搐,不是说姬林才是苒族的亲戚吗?怎么还能忽悠来?

七百多人一加,难怪现在有快四千人!

越打越多了啊!

“怎么愁眉苦脸的?”

姚册、姜示坐在这里,看辛屈一脸忧愁,便好奇问。

“草原人的数量,超乎想象。我这边一算户册,全族编户加一块,有一万一千多人了,足两千户。”辛屈放下竹简,揉着眉心,“姬林部之前囫囵吞了下来,并没有仔细算人口,没想到这群人居然还去招揽了苒族的亲友。

苒族……苒族内部分裂了。

苒族族长因为支援姬林的事情,是压着全族来的,结果遇到了咱们,他的威望大失。

我之前让冰甲将部分姬姓长辛氏的男人,单独列营寨丢在土木堡附近造土堡。

只是单纯给他们食物,也不奢望他们能为咱们出力。

结果他们挖着挖着,见到了苒族的人,跟苒族说只要他们过来帮忙就有饭吃。

苒族一部分人不想来,一部分人不疑有他,尤其是他们的族长,带着七百人来了。

开开心心带着进来之后,族长都被斫了脑袋。所有族人沦为奴隶,给姬姓干活。

立刻就被坑得体无完肤。”

“那他们怎么就不跑啊!”姚册傻眼。

“是啊!”姜示也觉得不可思议?

这都这么欺负他们了,苒族还不跑出去?

“跑?能跑哪里去?大冬天的,有食物吗?”辛屈微微摇头,“主事的叫姬皿,你们有印象吗?”

“姬皿?这不是姬林那个作祝

最新小说: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大秦:我截胡玉漱,易小川破防了 换亲后,病秧子相公长命百岁了 大唐: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超时空史记 兽世最美雌性:多子多福生崽崽! 鬼医毒妃:强占禁欲邪王后他动心了 春日缠枝 中世纪崛起 潇洒离婚后,她藏起孕肚成首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