檐前缺 > 其他类型 > 华娱之风起2005 > 第457章 合伙人

第457章 合伙人(1 / 2)

“没错,在创业初期,朋友合伙的方式,的确能够保证大家互相信任,并且能够将力用到一处上。

但朋友之间碍于情面,而不是规矩,所以弹性很大,经常会出现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,不好解决。

尤其当大家小有成就,有各自身段之后,愈发明显,最后往往是不欢而散,不仅生意没做成,朋友也没得做。”

餐桌上,徐晓平侃侃而谈。

他五十出头,中等身材,挺着个大肚子,圆脸,大鼻子,戴着眼镜,说起话来笑呵呵的,十分和善。

陆远发现这类商人,有个绝对优点,只要进入聊天环节,永远都充满激情,永远是饭桌上的主角。

言辞之间也很接地气,并不会让人产生很大的距离感,甚至于对于自己曾经被驱逐出新东方的事也毫不避忌。

陆远来的路上得知,韩三坪年初在酒会上遇到徐晓平。

听他聊起早年创业的故事,于是提议拍摄一部反映中国当代企业家的电影。

还让徐晓平写了一份剧本。

东拉西扯几句后,徐晓平从身后掏出一份文件,文里文气道:“韩总,去海南闭关两周,幸不辱命,这是我写好的剧本,请斧正。”

他又掏出一份,客客气气地递过来:“陆老师,你的。”

“徐总使不得,喊我名字就好。”陆远忙放下筷子,起身,微微弯腰,将剧本接在手里。

剧本以新东方为背景。

故事里的公司名,为新梦想,三个主角,成东青、孟晓骏、王阳,对应着俞、徐、王。

说是剧本,实际是短篇小说,文笔很好,辞藻华丽,甚至有些矫揉造作。

在陆远看来,狗屁不是,相信韩三坪也是同样感觉。

其实写剧本最重要的,是逻辑结构。

许是第一次接触,徐晓平几乎把他生平所有事迹,事无巨细全一股脑写出来、各种各样的琐事。

一个剧本的整体把控、节奏、逻辑、精神内涵可以说是一窍不通,整篇都是对话,景色描写。

整整136场戏,陆远看到第70多场戏,还在重点渲染着三位男主角的家长里短。

待两人看完,徐晓平自信满满的提问:“怎么样?还可以吧。”

韩三坪装模作样的咳嗽一声,默默低头,端起水杯喝了口。

徐晓平转而看向陆远。

陆远抿了抿嘴唇,心里霎那间明白,韩三坪为什么今天要把他喊过来,原来在这里等着呢。

他在心里斟酌一番,比了个大拇指,笑容满面。

“徐总,文采飞扬,构思精妙,故事娓娓道来,成东青、孟晓骏、王阳三人跃然纸上.我刚才看到一半,只觉潜移默化中被感染可谓匠心独具。”

又没让他主演,看个剧本而已,怕什么,反正就是夸嘛,花花轿子人人抬。

徐晓平笑眯了眼,很是满意。

他哈哈大笑,道:“韩总,我非常看好陆老师,要不这样,这部戏让他来演吧,其他人都不行,我只认他。”

陆远:“.”

“咳咳咳。”韩三坪捧着杯子,脑袋扭向一侧,连续咳嗽。

徐晓平关心道:“韩总?”

“没事,没事。”韩三坪摆手,不着痕迹的瞟了眼陆远,怪不得能拿视帝呢。

他早年就被调到北影厂担任副厂长,面临人员老化、拍摄资金缺乏等问题。

当时账上只有27万,工资都发不起。

万幸他路子野,带着一众导演和编剧,开始四处找人融资化缘、扎钱。

各行各业,三教九流,他什么人没见过。

当年曾带着冯晓刚找中国首富”牟其中。

牟其中张口就说:给你们两个亿……美元!

最后,几经催促,牟其中给了80多万人民币就成了阶下囚,“中国首富”变成了“中国首骗”。

像徐晓平这类商人,他见得多了去。

经营扩大到一定程度后,就开始重视自身文化的提高,喜欢到处传经布道,灌鸡汤,讲哲学大道理。

时代背景的加成,贵人帮助,黑箱操作从来不提,假大空,还特别自信。

韩三坪迎着徐晓平的目光,笑道:“故事可以,但为了更具戏剧化,有些地方还得和导演商量,稍作润色。”

“好好好,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,我没意见。”徐晓平笑得更欢快了。

“来来来,喝酒。”他给自己倒了满满一杯。

陆远和韩三坪也跟着举起酒杯。

“嘶,啊”

徐晓平一杯下肚,也不夹菜,接着道:“韩总,就这么说定了,但三位主演中,我希望有陆远。”

陆远:“.”

韩三坪看着陆某人,微微一笑。

下午,黄昏时刻,第1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颁奖典礼在魔都举行。

天公不作美,绵绵细雨悄然洒落,为这场盛会增添了几分诗意。

主办方安排了陆远和刘施施携手走红毯,情理之中。

步入红毯之前,两人坐在车内,细雨如丝,滴滴答答敲打在车窗上。

刘施施今儿,选择一袭红色长款精致礼服裙。

最新小说: 我,人品低劣的万人迷 全网黑的我退圈当娱记后爆红了 白月光驾到[娱乐圈] 星海最强暴力辅助 我的特级咒灵丈夫 全能大粉,日赚百万 她也有翻车的一天 沙漠神女模拟器 年代文作精竟是我自己 北陌花开君何在